欢迎访问悦橙教程(wld5.com),关注java教程。悦橙教程  java问答|  每日更新
页面导航 : > > 文章正文

Redis的持久化方案,

来源: javaer 分享于  点击 24258 次 点评:56

Redis的持久化方案,


Redis支持RDB与AOF两种持久化机制,持久化可以避免因进程异常退出或down机导致的数据丢失问题,在下次重启时能利用之前的持久化文件实现数据恢复。

RDB持久化

RDB持久化即通过创建快照(压缩的二进制文件)的方式进行持久化,保存某个时间点的全量数据。RDB持久化是Redis默认的持久化方式。RDB持久化的触发包括手动触发与自动触发两种方式。

手动触发

自动触发

redis.conf中RDB持久化配置

# 只要满足下列条件之一,则会执行bgsave命令
save 900 1 # 在900s内存在至少一次写操作
save 300 10
save 60 10000
# 禁用RBD持久化,可在最后加 save ""

# 当备份进程出错时主进程是否停止写入操作
stop-writes-on-bgsave-error yes  
# 是否压缩rdb文件 推荐no 相对于硬盘成本cpu资源更贵
rdbcompression no

AOF持久化

AOF(Append-Only-File)持久化即记录所有变更数据库状态的指令,以append的形式追加保存到AOF文件中。在服务器下次启动时,就可以通过载入和执行AOF文件中保存的命令,来还原服务器关闭前的数据库状态。

redis.conf中AOF持久化配置如下

# 默认关闭AOF,若要开启将no改为yes
appendonly no

# append文件的名字
appendfilename "appendonly.aof"

# 每隔一秒将缓存区内容写入文件 默认开启的写入方式
appendfsync everysec 

# 当AOF文件大小的增长率大于该配置项时自动开启重写(这里指超过原大小的100%)。
auto-aof-rewrite-percentage 100

# 当AOF文件大小大于该配置项时自动开启重写
auto-aof-rewrite-min-size 64mb

AOF持久化的实现包括3个步骤:

其中后两步的频率通过appendfsync来配置,appendfsync的选项包括

  • always, 每执行一个命令就保存一次,安全性最高,最多只丢失一个命令的数据,但是性能也最低(频繁的磁盘IO)
  • everysec,每一秒保存一次,推荐使用,在安全性与性能之间折中,最多丢失一秒的数据
  • no, 依赖操作系统来执行(一般大概30s一次的样子),安全性最低,性能最高,丢失操作系统最后一次对AOF文件触发SAVE操作之后的数据

AOF通过保存命令来持久化,随着时间的推移,AOF文件会越来越大,Redis通过AOF文件重写来解决AOF文件不断增大的问题(可以减少文件的磁盘占有量,加快数据恢复的速度),原理如下:

AOF的重写也分为手动触发与自动触发

  • 手动触发: 直接调用bgrewriteaof命令
  • 自动触发: 根据auto-aof-rewrite-min-size和auto-aof-rewrite-percentage参数确定自动触发时机。其中auto-aof-rewrite-min-size表示运行AOF重写时文件最小体积,默认为64MB。auto-aof-rewrite-percentage表示当前AOF文件大小(aof_current_size)和上一次重写后AOF文件大小(aof_base_size)的比值。自动触发时机为 aof_current_size > auto-aof-rewrite-min-size &&(aof_current_size - aof_base_size)/aof_base_size> = auto-aof-rewrite-percentage

RDB vs AOF

RDB与AOF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。

RDB的优点:与AOF相比,RDB文件相对较小,恢复数据比较快(原因见数据恢复部分)
RDB的缺点:服务器宕机,RBD方式会丢失掉上一次RDB持久化后的数据;使用bgsave fork子进程时会耗费内存。

AOF的优点: AOF只是追加文件,对服务器性能影响较小,速度比RDB快,消耗内存也少,同时可读性高。
AOF的缺点:生成的文件相对较大,即使通过AOF重写,仍然会比较大;恢复数据的速度比RDB慢。

数据库的恢复

服务器启动时,如果没有开启AOF持久化功能,则会自动载入RDB文件,期间会阻塞主进程。如果开启了AOF持久化功能,服务器则会优先使用AOF文件来还原数据库状态,因为AOF文件的更新频率通常比RDB文件的更新频率高,保存的数据更完整。

redis数据库恢复的处理流程如下,

redis-restore

在数据恢复方面,RDB的启动时间会更短,原因有两个:

但是在进行RDB持久化时,fork出来进行dump操作的子进程会占用与父进程一样的内存,采用的copy-on-write机制,对性能的影响和内存的消耗都是比较大的。比如16G内存,Redis已经使用了10G,这时save的话会再生成10G,变成20G,大于系统的16G。这时候会发生交换,要是虚拟内存不够则会崩溃,导致数据丢失。所以在用redis的时候一定对系统内存做好容量规划。

RDB、AOF混合持久化

Redis从4.0版开始支持RDB与AOF的混合持久化方案。首先由RDB定期完成内存快照的备份,然后再由AOF完成两次RDB之间的数据备份,由这两部分共同构成持久化文件。该方案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RDB加载快、备份文件小及AOF尽可能不丢数据的特性。缺点是兼容性差,一旦开启了混合持久化,在4.0之前的版本都不识别该持久化文件,同时由于前部分是RDB格式,阅读性较低。

开启混合持久化

aof-use-rdb-preamble yes

数据恢复加载过程就是先按照RDB进行加载,然后把AOF命令追加写入。

持久化方案的建议

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:空山新雨的技术空间
获取Spring Boot,Spring Cloud,Docker等系列技术文章
公众号二维码

相关文章

    暂无相关文章
相关栏目:

用户点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