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ctiveMQ入门系列二:入门代码实例(点对点模式),
ActiveMQ入门系列二:入门代码实例(点对点模式),
在上一篇《ActiveMQ入门系列一:认识并安装ActiveMQ(Windows下)》中,大致介绍了ActiveMQ和一些概念,并下载、安装、启动他,还访问了他的控制台页面。
这篇,就用代码实例说下如何实现消息的生产和消费。
一、理论基础
同RabbitMQ一样,ActiveMQ中也是有两种模式:
- 点对点模式(Point to Point,简写为PTP)
- 发布/订阅模式(Publish & Subscribe,简写为Pub & Sub)
通过上一篇我们知道了制造消息的应用叫生产者(Producer),生产者在生产了消息后会发送消息到目的地(Destination),到达消费和处理消息的应用(也就是消费者Consumer)。这里的两种模式就通过对应不同的消息目的地(Destination)来实现,PTP对应Queue(队列)、Pub&Sub对应Topic(主题)。
今天就详细介绍下PTP和Queue,下一篇介绍Pub & Sub和Topic。
在PTP模式的示意图:
- 消息生产者生产消息发送到queue中,然后消息消费者从queue中取出并且消费消息。
- 消息被消费以后,queue中不再有存储,所以消息消费者不可能消费到已经被消费的消息。
- Queue支持存在多个消费者,但是对一个消息而言,只会有一个消费者可以消费、其它的则不能消费此消息了。
- 当消费者不存在时,消息会一直保存,直到有消费消费。
在PTP中,代码实现有两种方式:消费者主动消费和消费者监听消费,下面就分别说下。
二、消费者主动消费
主动消费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消费方式,先上代码:
好,这样代码就写好了,我们来测试下。
1.先运行生产者,我发现报错了。。。
好吧,原来是我这次没有启动ActiveMQ,被自己蠢哭了。。。
启动ActiveMQ之后,再运行生产者,成功了。
去看下控制台页面的变化,队列里面多了个“ptp-demo”队列,这个就是我们生产者代码里面的队列名,并且能看到该队列的基本情况:
从左到右依次为,有待消费的消息1条、消费者0个、已经发送的消息1条、已经消费的消息0条
2.接下来运行消费者,成功
再去看下控制台页面,发现队列信息变了,从左到右依次为:有待消费的消息0条、消费者0个、已经发送的消息1条、已经消费的消息1条
也就是说,消息真的被消费了!
代码写完了,也按照预期执行完了,我们现在再回过头来分析下消费者的代码,会发现他在consumer.receive()之后不会再消费其他消息了,即便后面再有消息被生产出来也不会再消费。也就是说只能在运行后消费一次消息,这个就是主动消费。
如果想要循环消费多次产生的消息的话,怎么办呢?请用下面的监听消费
三、消费者监听消费
还是先上代码,代码结构同主动消费类似,有细微差别,具体代码不贴了,可以到我的GitHub或码云上获取源码
执行生产者:
执行消费者,消息全部被消费了:
再执行2遍生产者,消息同样都被消费了。
控制台页面多了个队列,由于监听中的消费者没有关闭,因此这里能看到消费者数量为1,我执行了三遍生产者,因此消息有30条。
还没完,继续...
我们这次先启动2个消费者,然后启动生产者
两个生产者分别消费了消息0,2,4,6,8和1,3,5,7,9
也就是说两个消费者都监听到了消息,并且activemq自动轮询两个监听器发送消息。
好,到这里,ActiveMQ的点对点模式就介绍完了。下一篇介绍发布订阅模式,敬请期待
相关文章
- 暂无相关文章
用户点评